不少驾驶员觉得发生驾驶事故是因为“不小心”,但是殊不知,真正的原因也许是“本能”,为此上海市正试水“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测试系统”,此或将成为驾照考试项目。
据悉,目前这一测试正在部分公交公司及交警部门的事故受理点进行样本采集,将有望为制定驾驶员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更不排除成为市民考驾照时的必过项目。
题目简单戳中“要害”
打开触摸屏电脑,按下“开始”键,屏幕上一辆“轿车”缓缓前行,几秒后,车子隐藏到了灰色图形背后。不远处,有一个标着“终点”二字的图标,预计隐藏的“轿车”与“终点”位置重叠时,便可按下“确认”键。
望着眼前的这些动态图标,肇事司机老周不时地用手在触摸屏上按动。他所接受的就是目前正在试水的“驾驶人神经行为能力测试系统”。
屏幕上的题目内容不停地变换着,时而是三维立体对比、时而是听写数字、时而又变成了选择匹配的图形。“你别看这些题目简单,可每一题都能戳中要害,暴露出一个人能力上的缺陷。”浦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徐黎明教授告诉记者,而这也正是使用这套系统的主要目的。
果然,在分析检测结果时,老周在运动知觉、选择反应和视觉保留这三个指标方面的分数特别偏低,这与其之前发生事故时的反应速度慢、对车辆运动速度估计不足等情况相吻合。
本能缺陷可能作祟
作为上海首个试点区,浦东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科长金立人深有感触。不少驾驶员老觉得出了事是因为不小心,或简单归咎为‘不知道怎么搞的’,但很少有人会将这些和自己的“能力”联系起来。
殊不知,事故背后很可能就是驾驶员的“能力缺陷”在作祟。徐教授告诉记者,中外相关专家之前均做过统计,在车辆的事故成因里,人、车、路、环境中,人为因素占到了70%,而5%的驾驶员要对47%的事故负责,驾驶员中具有事故倾性的占到6%-8%。所谓的“事故倾性”正是“本能”的代名词。
据了解,测试中的听写数字、三维立体对比等题目,都是影射了驾驶员在实际开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尽管上海在考驾照前也会进行一些心理测试、能力测试,但接受的往往是医生的“问答式”。徐教授比喻称,“这就和去医院看病一样,医生不同,检查也不一样”。而电脑系统测试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差异。“就算我是研发者,也不能作弊。”徐教授说,“因为题目全是随机的。”
公交司机先行采样
目前,浦东交警部门正在上南巴士集团中采集信息,2000多名公交车驾驶员都将一一接受“本能检测”。与此同时,交警部门的几个事故受理点也在不同程度地对一些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事故的肇事驾驶员进行检查。当然,除了事后检测外,徐教授更希望这一检测方式能前移至驾照考证阶段。徐教授表示,只有将其作为行业准入机制,才可能在源头减少潜在肇事者数量。
当然,如果测试结果不理想,并不意味着终生失去了当司机的机会。徐教授告诉记者,在国外,部分人员可以接受能力矫正课程,以此来“纠偏”,从而再次检测其是否适合开车。
据悉,这一检测系统目前尚在试水过程中,一旦完成样本采集,将有望为制定驾驶员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甚至不排除作为市民考驾照时的必过项目。
KaoJiaZhao.Com
用户中心
相关介绍
网站导航